主辦單位:慧炬佛學社
時間:民國106年1月22日14:30~16:30
地點:台南市立文化中心
主講人:楊憲東 教授(成大航太系)
講題:佛經是廣義的相對論
相對論與佛經都是從空相看人間,相對論只看到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,佛經則看到一切事物的相對性。
l
三度空間的人們以為時間與空間是絕對不變的,但愛因斯坦從四度空間看三度空間,發現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,原來時間的快慢與空間的大小,處處皆不同。
l
從三度空間看三度空間,看到的是人間相;從四度空間看三度空間,看到的是空相。
l
相對論與佛經都是從空相看人間,相對論只看到時間與空間的相對性,佛經則看到人世間的一切皆是相對,故稱佛經是廣義的相對論。
l
在人間相中,時間是時間,空間是空間,但在空相中,時間非時間,空間非空間,時間與空間可互相轉換。
l
佛經看到的空相是世界非世界,眾生非眾生(金剛經)。
l
在人間相中,五蘊是苦,輪迴是苦;但在空相中,五蘊皆空,空中無五蘊、無十八界、無十二因緣、亦無四諦之苦(心經)。
l
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,要在地球之外才能看清整個地球。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是地球的假相,在地球外才能看到地球的空相。
l
在平面上看不到平面,二次元的平面要在三次元的立體世界中才看得清楚;三次元世界的真相則要從四次元以上的世界才能察覺。
l
從更高的次元世界來觀照我們所存在的三次元世界,才能看清我們存在的真相。
l
『無』與『有』都是相對性的觀念,沒有絕對的空,也無絕對的有。在不同的空間尺度與時間尺度之下,『無』與『有』的感受也不同。
l
『得』與『失』的空間相對性:當我們的心只有鳥籠般大小時,那麼只有鳥在籠內,才算擁有,鳥飛出籠外,則為失去;當我們的心如天地一般大時,則不管鳥兒飛翔到何方,都不曾失去。
l
鳥籠比喻世人所處的三次元空間,這個空間太小了,人們容易患得患失,喜悲無常。天地比喻高次元空間,從天地看萬事萬物,即為空相,沒有得也沒有失,沒有增也沒有減,此即心經所講的: 『舍利子,是諸法空相,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。』
l
『無』與『有』的時間相對性:在一年、十年的尺度下,名利權勢的浮與沉、情愛的來與去,皆是鮮明具體、刻苦銘心;在百年、千年的尺度下,這些都是都是過往雲煙。
l
『空相』是從高次元空間看三次元人間的結果,所以人間感受五蘊是苦,十二因緣輪迴是苦,但是心經卻說空中無五蘊、空中無十二因緣。
老師~宇宙議事廳議程-軍韜-樂東文化~這本書裡有清楚又明白的解釋喔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