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15日 星期六

心物合一的科學



心物合一的科學

    『心物合一』科學雖然牽涉到心的作用,但仍然可以藉由數學的語言,加以客觀的描述與分析。以粗淺的白話來講,『心物合一』科學就是一個整合『動』與『靜』的科學。傳統科學專注在物質的『動』,這和講究『靜』的宗教,剛好形成強烈的對比。從傳統科學的觀點來看,完全靜止不動的東西不會產生任何效應,也沒有甚麼好研究的。我們認為對於傳統科學的修正,首要就是加入『靜』的元素。『靜』之中,其實包含著『動』,這是傳統科學所忽略,也是一般大眾所不知的現象。我們被傳統科學影響太深、太久了,導致在我們的直覺中,『動』與『靜』變成是相反的觀念。然而在『心物合一』科學的架構下,『動』與『靜』是相同的觀念,我們甚至無法區分何者為『靜』、何者為『動』。
 
 
 
 
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為何『動』與『靜』無法區分。在圖2的上面四個子圖中,一部照相機以四種不同的距離:1000公尺、500公尺、300公尺、100公尺,來拍攝一棟房子,隨著照相機移近房子,房子的景象隨之越來越大。這就是照相機移動位置所造成的視覺效果。然而同樣的視覺效果可以由另外一種不同的方式來獲得,此時照相機保持在靜止的狀態,而改變的是照相機的焦距。我們知道拍照時所使用的焦距越大,所拍到的視野越小,但景象越大。這就是照相機zoom in(鏡頭伸縮)的功能,當我們zoom in遠方的景物時,照相機自動增加焦距,並將景物拉到我們的眼前,就猶如我們跑到景物的前面去拍照一樣。
    在圖2最下方的子圖中,照相機擺在固定的位置上,並採用四種不同的焦距拍照,所拍攝到的圖像展示在四個外框中。
l   最外層框架所包圍的圖像是用135mm(釐米)焦距所拍到的景象,視野最大,但景物最小。此景象相當於照相機與房子距離1000公尺時,所拍攝到的結果,亦即與左上角的子圖完全一樣。
l   第二層外框所包圍的圖像是用200mm(釐米)焦距所拍到的景象,此景象相當於照相機與房子距離500公尺時,所拍攝到的結果,亦即與右上角的子圖完全一樣。
l   第三層外框所包圍的圖像是用300mm(釐米)焦距所拍到的景象,此景象相當於照相機與房子距離300公尺時,所拍攝到的結果,亦即與中間左側的子圖完全一樣。
l   最內層外框所包圍的圖像是用450mm(釐米)焦距所拍到的景象,此景象最大,但視野最小,相當於照相機與房子距離100公尺時,所拍攝到的結果,亦即與中間右側的子圖完全一樣。。
從以上的例子中,我們觀察到一個重要的現象:靜止的照相機,透過視野的改變(焦距的改變),即可產生實質的移動效果,且與實際移動照相機所拍到的效果完全一致。當我們透過照相機的取景框看景物,如果景物越來越大時,那麼有二種可能的情形會發生:
1.    我們正往景物移動之中,此即傳統科學所描述的『動』。
2.    我們靜止不動,而是照相機透過視野(焦距)的改變,將景物拉到我們的眼前。此即觀察事物的視野或尺度不同,所產生的變化,亦即『靜』的科學。
平時我們能夠分辨是哪一種情形發生,是因為我們能夠同時看到取景框內、外的景物,所以可以知道景物變大,是因為位置變化所造成,還是因為視野變化所造成。反之,如果我們只能看到取景框內的事物時,那麼我們就無法分辨是哪一種情況發生了。尤其是我們一面zoom in前方的景物,一面走向前方時,我們將無法分辨景物變大,是因為位置移動所造成,還是因為焦距視野變化所造成,因為此時二者的效應已完全融合為一。
    在以上的例子中,照相機用來比擬我們自己,照相機焦距的變化用來比擬我們內心視野的變化。平常我們太專注於身體()的移動,而忽略了當我們靜坐不動時,內心視野的改變也會產生移動的效果,就猶如照相機固定不動時,改變焦距所產生的景物移動效果。到這裡我們逐漸明瞭禪定的背後機制---心的視野變化所產生的移動效果。
 
 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